顶级酒店网
顶级酒店查询
首页 > 酒店时刻 > 酒店资讯 > 正文

戴斌:酒店业最好的时代来了?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

2019-05-06 来源: 网络转载  热度: 举报
分享到:
T + -

  2019年4月10日、11日,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教授戴斌应邀出席在北京举办的“第八届中国饭店文化节”和在长沙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饭店业发展大会”,并就中国旅游住宿业的发展分别做了主旨演讲。演讲中,他提出,在文旅发展新阶段,面对游客新的需求,酒店应融合到社区去,让酒店成为城乡生活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

  以下为戴斌演讲全文:

  同志们,朋友们,

  有些日子没有参与酒店业的活动,甚至没有对旅游住宿产业发表相关言论了。这次受大会组委会的邀请,为撰写讲稿而专题收集了些业界消息,倒也热闹得紧:从华住人文大赏、铂涛风尚周、亚朵321生活节,到十里芳菲的沉浸式剧场发布;从金星奖、金光奖、金马奖、金枕头奖、星光奖、口碑奖,到各平台和媒体发布的花式奖项,还冠以“中国”“亚太”“全球”“奥斯卡”之名,反正有人敢发,就有人敢拿;从上市、重组,到私有化;从智慧酒店、人文酒店到无人酒店。面对这些秀场和热闹,感觉真是遇到了最好的酒店时代。可是统计数据和理性研判断告诉我,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

  中国旅游研究院定期监测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的住宿业景气指数有所回升,但与旅游集团和旅游景区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

  八成受访企业认为2019年住宿业发展形势会好于去年,七成左右受访企业认为今年本企业的经营状况会有所改善,对行业投资、客流量和营业收入普遍看好,同时也普遍感到在员工招聘难、成本高和利润薄的经营压力。

  近五年来,游客对住宿业的满意度稳中有升、达到75分左右,但是对设施、卫生、服务、性价比、舒适感等方面仍有较大期待。住宿类上市公司总体估值仍处于近几年历史底部区间,企业综合治理水平和社会责任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到底哪一面是真实的,大家可以自行判断。唯一能够确定的是,不管我们承认还是不承认,传统的酒店时代即将过去,新的时代就要到来。而且这个时代的变化并不是由酒店产业所内生,而是由旅游需求和旅行市场发展推动的。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小众旅行和大众旅游时代,正在走向文旅融合和分众旅居的新阶段。过去四十年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四十年,也是国民旅游权利日渐普及的四十年。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外国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负责旅游消费,旅游人负责接待。虽然我们也有公务差旅、也有求学务工的国人借机会去异国他乡看风景,但终究是少数人享有的权利。

  1999年国庆“黄金周”开始,每五年我们的国民出游率就增加一次,2015年我们达到了发达国家国民旅游权利普及人均3次出游率的门槛水平,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旅游自此进入国民大众的日常生活。

  从2018年的数据看,我国入境和出境游人次分别达到1.41亿人次、1.50亿人次,国内旅游人次达55亿人次,人均出游率超过4次,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通过对统计指标和大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大众旅游已经走过“有没有”的初级阶段,开始走向“好不好”的中级阶段。

  初级阶段的游客主要是“看山看水看历史”,中级阶段的游客则要“见物见人见未来”,他要享受品质服务,也要深度体验目的地生活方式。

  今年春节期间全国接待的4.15亿游客中,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和科技馆的比例均超过40%,观看各类文化演出的的游客则达到34.8%。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不只是官方倡导,而是可触可感的现实。

  初级阶段的游客跟着权威机构的标签走,世界八大奇迹、5A级景区、五星级酒店,还有上过中央电视台什么的,都可以成为地方旅游宣传的形象支撑。

  中级阶段的游客不再仰视这些高高在上的光环,“我的行程我做主”,如果有什么要听从的话,那也是消费者口碑和互联网上的旅行攻略。

  初级阶段的游客重旅轻居,与城乡居民的生活空间是割裂的,中级阶段的游客重旅也重居,他们愿意分享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深圳沃亚旅行的姜滨先生到院里,说他们最受欢迎的项目是邀请海外游客到居民家里就餐,有人会为此等上三个月。

  人是异国他乡最美好的风景,最好的旅行从来都是人的连接,是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美好生活从来都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市场演化和社会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说过去是权威机构和专家定义什么是好的旅游,地方就去规划和供给,人民就去打卡消费,而现在的游客呢,往往是通过读读马蜂窝上的攻略、看看美团点评上的评分、比比携程上的价格、刷刷朋友圈上的信息来规划自己的旅行生活,这些都是人民自己定义的美好生活,是人民自己筛选出来的美好生活。

  这样的背景下,各地的网红小吃、网红小店、网红景点一波接着一波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公共和私营机构能做好的,就是去满足这样的美好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源于入境、观光时代的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分等定级,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一个更加依靠市场、商业和技术的时代已经来临。

  随着文旅融合和分众旅居时代的到来,旅游者对目的地的需求将从景区走向社区,从单一功能走向复合体验。这将对包括住宿、餐饮、娱乐和小交通在内的旅游业态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也会对旅游供应商的市场思维和商业能力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以前,团队旅游者按照既定的行程观山看水品历史,一天下来比平常上班还累。天黑了,随便找个酒店或者招待所,倒头就睡下了。即便是商务客人的早餐、宴会、娱乐、健身、会议等延伸需求,也是以功能和效率为导向,主要是在酒店空间范围内解决。

  今天的游客,特别是年轻人旅行在异国他乡,已经不再只要美丽风景,还要美好生活。哪怕只是过客,他们也想到融入旅游目的地的休闲场所,与城乡居民共享这一份美好和品质,感受那一份触手可及的温暖,而不是沿着规划好的线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哪怕到了夜间,游客也不会早早入睡。电影院、戏剧场、书店、夜市,越来越成为游客探寻目的地美好生活的空间载体。从18:00到22:00的“黄金四小时”,是居民的,也是游客的。

  在一个市场需求牵引商业创新的时代,酒店业还能旁若无人地唱着过去的歌谣吗?就是年长者愿意守着逝去的辉煌过余生,年轻人也不愿意,他们还没有到痴迷江蕙《家后》的年纪呢。

  当游客不再被动地接受标准化的供给,当酒店成为社区的有机组成部分,经理人员就需要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去思考未来。

  历经国际品牌攻城略地、国内管理公司蹒跚生长、经济型异军突起、中端酒店突围、主题酒店与情怀民宿,以及OTA渠道掌控、OYO野蛮生长,以及资本、技术和创业的轮番洗礼,酒店业者和经理团队开始认同一个朴素的道理:我们不可能每天都站在聚光灯下接受后辈的仰视,最终还是要回到平凡的服务场景,回到日常的管理岗位上去。

  创业创新和创造是一个艰辛的过程,需要耐得住寂寞,别总想着上头条、上热搜、上舞台领奖什么的,除了把人心弄得很浮燥以外,没什么好处。

  在旅游住宿的生态圏里,无论是资本、技术,还是管理,没有谁可以永远居于食物链的顶端。进化是一个缓慢的进程,只有面向市场需求,付出自己的才情和努力,持续增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才能够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发展下去。

  希望旅游住宿业者牢牢把握大众旅游发展阶段的市场基本面,让游客有得住、住得起、住得安全而品质。无论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只有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肩负责任,才能走得更远。

  这需要旅游思想的引领,也需要饭店产业的理论自信。住宿业应围绕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这个阶段性中心工作,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原则,坚守意识形态和安全生产两条底线。

  不能为了标新立异,就去搞那些奇奇怪怪,甚至引起客人观感不适的客房设计和床上用品。不能为抢工期,连基本的消防、卫生、特种设备检测都没做好就忙着开业。应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推进“住宿+”,为国民大众提供更好的旅游住宿体验而努力创新。

  游客在目的地不断增长的休闲需求不可能全部由酒店提供,有限的空间范围和上升的边际成本支撑不住。事实证明,小而全不行,大而全也不现实。怎么办?到社区去,让酒店成为城乡生活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

  Airbnb在上海的“社区+住宿”,通过将房间钥匙放在周边的咖啡馆,借此为外国房客与当地社区提供交流机会的同时,后续很多房客会在这些为他们提供当地旅游咨询的咖啡馆开展活动。因此,不管是“酒店+”,还是“+酒店”,如同超市、报刊亭子、花店、书店、咖啡馆、图书馆、街边广场等功能场所和空间,都应该成为城市商业环境不可分割的部分。好的酒店还应该成为城市和社区的地标,并能够提升城市调性和社会品味。

  中国旅游研究院专项调研发现,在“为何旅行选择住好的酒店”问题上,很多人认同“好的酒店重构了自己对于舒适和方便的认识,也建立起了对好酒店的敬意”,“好酒店是无数心思和细节堆砌起来的,是严肃的”。“它不是家,却提供了家的属性,它承载了每一个城市不同的美景,又总能够带来最放心的体验。”

  希望旅游住宿业的领导者和管理层努力提升员工的获得感、尊严感和幸福感。

  过去二十年,是互联网高歌猛进和资本呼啸狂欢的二十年,还是一线员工尊严几乎消失殆尽、产业发展的底层器件严重短缺的二十年。

  为什么蓝莓测评的一份报告和“花总丢了金骨棒”的一篇微博,就可以严重动摇公众对高星级酒店的品牌公信力?

  不要再甩锅给星级标准和行业监管了,要多从业界自身找原因。高楼大厦不可能建在流沙上,感觉不到尊严,也看不到未来的一线员工是不可能保证酒店服务品质的稳定性的。

  只有千千万万的一线保洁、保安、客房和餐饮服务员薪酬有保障、工作有尊严、人生有价值,才会旅游住宿产业真正的未来。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商业模式,都不能为了客人的满意而无底线剥夺员工的尊严。如果没有相应的工资报酬、继续教育和发展空间,仍只靠胡萝卜加大棒,还有习以为常的心灵鸡汤或者打鸡血,谁能保障服务界面的最后一公里呢?

  现在会议论坛和行业文章说概念的多,说应该做什么的多,都想着做网红,拉流量,可是说怎么做的少,耐下心做事的更少。

  过去两年,我连续以《没有导游的职业尊严,就没有品质旅游的未来》、《诗和远方的日子 X 砥砺前行的样子》、《因为有你,万卷诗易读,万里路不难》等主题连续为导游群体发声。

  今天我想把这些话语同样送给PA、门童、行李员、客房和餐厅服务工、工程部万能工等千千万万的酒店基层员工,没有你们的才情与付出,酒店将只是一座冰冷的建筑与设备集合体。

  希望旅游住宿业能够重归经典价值,践行中国服务理念,有效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包括酒店、饭店、民宿、共享住宿、短租公寓在内的旅游住宿,固然需要资本、技术、互联网平台的加持,方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然而无论科技如何进步,就是机器人可以送餐、陪聊,也无法代替人的交流。因为科技是效率导向的,人文则是有温度的,甚至会为了那一份精致与优雅而浪费时光。

  很是喜欢《东邪西毒》和《罗曼蒂克消亡史》两部电影的英译,“Ashes of Time”和“The Wasted Time”,都是与时间的反功能和非效率有关。

  我也相信无论资本的力量如何强大,都代替不了经理人员的现场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精进和一线员工的爱岗敬业。越是技术进步,越有资本运作,经典意义的服务越是稀缺并彰显价值。

  中国服务并不意指,也可以说不必指向那些针对权贵和精英阶层的极端个性化服务。我心目中的中国服务,应兼有欧美酒店人对平等、优雅、从容的生活方式的坚守,而不是动不动就列队鼓掌、花样翻新地折腾床上摆设,还要手写个卡片放在枕头上什么的。要知道,游客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客人可以接受有瑕疵的真诚,却不会欣喜于无瑕的表演。

  我心目中的中国服务,还应承载自古以来的君子之风,可以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亦或是“你走,我不送;你来,风里雨里去接你”,内心是真诚的,怎么做都是对的。

  协会和主办方希望我讲旅游业的宏观形势和住宿业的发展趋势,最好能有些新概念或者金句,抱歉只说了这些家常话和平常语,可能让大家失望了。

  历经庙堂,阅尽江湖,归来再看自己学术起点的住宿业,还是希望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智慧耐心些,淡定从容些。期待往来穿梭的行程中,给我一间酒店,梦入异乡,醒来社区。


为您推荐
  • 头条
  • 乐享
  • 度假
  • 旅行
  • 顶级
  • 精品
  • 奢华
  • 亲子

全球十大顶级酒店,最大的拥有一万间客房,年接待5200万游客

顶级酒店查询
顶级酒店查询

快乐旅行

酒店欣赏

顶级酒店查询
  • 亲子酒店
  • 特色酒店
阅读下一篇

酒店科技应用与人员服务的均衡点:切中客人真实需求

  【环球旅讯】酒店在顾客忠诚度方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很多酒店已经开始借助最新的技术来争取赢得客户,比如日本“奇怪酒店”采用机器人员工服务,阿里巴巴的菲住布渴(Fl...

返回网站首页返回酒店资讯首页
北京顶级酒店 天津顶级酒店 河北顶级酒店 山西顶级酒店 内蒙古顶级酒店 辽宁顶级酒店 吉林顶级酒店 黑龙江顶级酒店 上海顶级酒店 江苏顶级酒店 浙江顶级酒店 安徽顶级酒店 福建顶级酒店 江西顶级酒店 山东顶级酒店 河南顶级酒店 湖北顶级酒店 湖南顶级酒店 广东顶级酒店 广西顶级酒店 海南顶级酒店 重庆顶级酒店 四川顶级酒店 贵州顶级酒店 云南顶级酒店 西藏顶级酒店 陕西顶级酒店 甘肃顶级酒店 青海顶级酒店 宁夏顶级酒店 新疆顶级酒店 香港顶级酒店 澳门顶级酒店 台湾顶级酒店 三亚顶级酒店 丽江顶级酒店 大理顶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