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与突围:2015中国旅游市场监管大盘点
在告别2015年,迎接2016年的时间节点上;在“十二五”鸣金收官、迎接“十三五”的时间节点上;在中国旅游业前35年与后35年动力接续的时间节点上;在“515”战略承前启后的时间节点上,盘点中国旅游市场监管的2015年,嗅出2016年的市场监管风向,显得特别必要。
困境:“市场新常态”与“治理旧架构”
如果没有现代旅游业,就没有旅游市场,也就不会有什么市场乱象了。发展往往只能解决过去的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有新问题涌现,这是一个无止境的动态博弈。
当然,这里不是要否定“发展”,把“发展”认定为乱象之源,而是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旅游市场乱象。
既然发展只能解决历史问题,那就要尽可能地用“将来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也就是说,用五年后的办法,可以有效解决三年后的问题。用十年后的办法,就能使五年后安然无恙。因此,发展的眼光,就是不能只用静止的、眼前的思维解决问题,而要用变化的、长远的眼光解决问题。
各地首先面临生存问题,只能把推动产业发展、市场发展、规模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但是与“市场发展“相匹配的“市场治理”,往往滞后于市场的需求。也就是坊间称之为“重建设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一重一轻之间,不平衡就出现了,市场乱象就出现了。
还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各地把旅游定义为综合产业都直言不讳,并且只受益于旅游综合产业带来的综合效益,却怠慢了旅游业需要综合协调、综合治理。综合产业和综合效益是“果”,综合协调和综合治理是“因”。没有对“因”的付出,就无法受益到“果”。
什么是“小马”,拉什么样的“大车”?
对旅游业来讲,产业规模和市场体量呈指数方式急剧扩张,但各地的市场治的行政架构还停留在十年前,这种架构可以解决十年前的问题,却无法应付新形势。使得中国旅游行业传播一句话:小马拉大车。
普遍都说,旅游局这匹“小马”,已经拉不动旅游业这辆“大车”了。即使旅游局内部,各职能部门也是有较大差异的,市场监管则是旅游部门的“小马”。
中国旅游产品、业态和服务方式、交易方式不断丰富、变化,使现有的、对应于旅游市场主体和产品的准入退出、竞争、交易、仲裁等各个环节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已不能完全满足规范的需要。2015年国内旅游人次将突破40亿人次,但是旅游质监执法队伍几乎没有变化,1个旅游监管工作人员要服务超过80万的旅游人次。这么大的数字差距,执法手段又相当有效,数都数不过来,怎么监管的过来。
这也导致了旅游市场“消费需求”与“有效供给”存在结构性失衡。一方面人民群众对旅游越来越炙热的需求,而且需求品质越来越高、个性化越来越凸显。另一方面,旅游市场中低端供给过剩,高品质供给不足;不合理低价、欺客宰客、强迫消费等市场顽疾屡禁不止。游客纷纷选择到境外旅游、购物,出境游增长强劲,入境游呈现疲软。
发展形势可喜,存在问题也不少。
只有改革,才是平衡新发展与旧问题的“良方”。而改革的核心是,让市场“看不见的手”尽可能发挥作用,让政府“看得见的手”尽可能不要缺位、或者越位,才能让群众“勤劳的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但是,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是破旧立新的过程。不破不立,不乱不治,“破”和“立”对固有格局都是“割肉”的举动,“痛苦”的煎熬。因此,体制改革也就远远滞后于市场的灵活性、灵敏性、开放性。
突围:从“一号工程”到“多维度治理”
2015年第一个变化是,中国旅游市场监管的掌舵者与操盘手易人。李金早掌舵国家旅游局,擘画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起手式,便是在江西召开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了朗朗上口的“515”战略,即5大目标、10大行动、52项举措。5大目标中,文明、有序、安全都源于市场秩序的“治”,科学的治理,才能使旅游市场更安全、更文明、更舒心。10大行动中,居首位的是“坚持问题导向,依法整治旅游市场秩序”。旅游市场秩序在“515”战略中上升为“一号工程”。
投诉平台:市场问题的大数据定位
2015年,国家旅游局推出“全国旅游网上投诉平台”。这是一个什么“台”?
简单地说,它是一个把全国各地的投诉收集到一个归口的平台,不仅各地旅游部门接收的投诉要归集到这里,游客也可以直接通过该平台向国家旅游局投诉,这打通了国家旅游主管部门与游客沟通的渠道。
不简单的地方是,这个“平台”构建了中国游客投诉的大数据来源。游客不满意什么、抱怨什么、投诉什么,以及哪些区域、哪些环节、哪些时段的投诉比较集中?国家旅游局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第一线的信息。
为什么国家旅游局这么重视游客投诉?
旅游业的核心价值观是“游客至上,服务至诚”。游客投诉最能反映监管工作的得失,投诉突出问题、集中环节往往是监管的重点、难点、热点。有了这个平台,国家旅游局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收集线索,进而梳理出“不合理低价游”、“强迫消费”、“非法一日游”等市场重灾区,也就牢牢牵住了市场乱象的“牛鼻子”。
两个意见:向市场秩序的深水区推进
精准对位市场秩序的“牛鼻子”,国家旅游局在“十一”前夕出台了打击组织“不合理低价游”和欺骗、强制购物行为的意见,认定了“不合理低价”的5种行为和欺骗、强制购物的8种行为。业界纷纷评论,两个《意见》是细化相关法律法规,出台非常及时,使地方执法有了衡量的“标尺”,对“不合理低价游”、“欺骗、强制购物”进行更精准的对位整治,进一步向整治乱象的深水区推进。
“双打”行动:依法从严治旅新态势
11月,国家旅游局针对不合理低价游、强迫购物等行为,启动了为期半年的“双打”行动,就是瞄准了市场乱象根源。
各地在查办案件过程中,往往是媒体曝光什么查什么,查到什么算什么,什么都没查到那就“没什么”。同时,普遍“以罚代管”,让市场误以为违法了,罚点钱就可以了,更认为有钱就可以犯错。导致很多旅游市场违法行为没有得到有效惩治,违法违规成本较低,这就让市场经营者存有侥幸心理。
“双打”行为,就是要高举“杀威棒”,对严重影响市场秩序的案件,实施高压打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决不手软,集中精力打好“歼灭战”。
国家旅游局还特地组成了5个督查组,实行分片督查督办,依法从速、集中处理一批典型案件。处罚标准就两个字:“顶格”。于是各地旅游史上最大罚单屡屡曝出。一个案件影响一片,震慑一批。
把办案作为治标的药方,以点治面,效果明显。这一剂药,契合了2015年全国旅游市场监管工作会议提出要通过“治标”为“固本”创造基础和条件,赢得时间和社会支持,在“治标”的过程中加紧“固本”。
部门联手治“顽疾”
旅游部门“后天派生”,具有职能的“先天不足”。
一个旅游项目,从前期立项、规划,到中期建设管理,再到后期的监管执法,往往涉及到旅游、发改、公安、工商、质监等几十个部门。一个旅游纠纷,也往往涉及到旅行社、购物店、运营车辆甚至“黑社”、“黑导”、“黑车”等不同的市场主体,需要公安、工商、物价等不同部门行使职责。旅游部门这匹“小马”只能管管旅行社、导游,但管不了“黑社”、“黑导”、“黑车”、“黑店”、“黑势力”。在产业发展需要深度融合、市场监管需要综合执法的“新常态”,旅游部门尤其要倚重“借”的智慧,借力使力、借船出海。
国家旅游局的这种“借”,开始了从形式到实质的转变。联手公安部、工商总局等多部门,不仅有联合发文、联合开会等方式上的互动,更重要的是,开始试水行动上的互动、互补。比如,“十一”期间,国家旅游局牵头,与公安部、工商总局、商务部、质检总局组成联合工作组,对云南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门督查。这么多部委联手对一个地区进行重点督查,在旅游市场整治上,也算头一遭。这一招对云南的震动很大,云南表示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开展全省旅游市场集中治理整顿。
“1+3”模式:鼓励地方的“创新体”
说到“旅游警察”,这个在2015年频繁出现在中国旅游业的名词,是旅游市场治理的“新招”、“狠招”。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旅游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宏观政策可以有全国“通用版”,但解决各地问题的实招,则很难制定“通用版”,需要各地结合实际进行探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国家旅游局鼓励地方开展“1+3”模式探索,即是鼓励各地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建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局旅游分局”。这些新鲜名词潜藏的能量,可以有效破解各部门法律法规衔接不畅、执法职责权限划分不明等问题。
市场秩序的“红黑榜”
“榜上有名”、“金榜题名”,往往被认为是好事、喜事。
2015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的市场秩序“榜单”,在“红榜”的基础上新增了“黑榜”,企业和个人上了黑榜,可就不是好事了,而是要脱皮的“坏事”。
“红黑榜”发布制度,即对成绩突出的单位通过“红榜”发布进行褒奖,对存在突出问题的单位通过“黑榜”发布予以曝光。在“红榜”上,比如公布2014年度全国旅行社100强、全国入境二十强旅行社、全国利税贡献二十强旅行社和全国旅行社集团二十强的名单。其中入境二十强旅行社榜单系首次推出。
更有破坏力的是“黑榜”。7月,国家旅游局制定出台了《旅游经营服务不良信息管理办法(试行)》,不久后公布了首批全国旅游经营服务不良信息名单,共有17家企业和个人“榜上有名”。
“红黑榜”是旅游市场治理“加减法”共用思维,在行政惩罚的基础上,增加了诚信档案、诚信体系的建设,促使经营主体用优质服务获取市场好评和执业机会,发挥市场的力量对导游进行优胜劣汰。
从“人海战术”到“智能管理”转型
“全国旅游团队管理系统”是国家旅游局推出的信息化监管手段之一,这个系统集成电子名单表、电子行程单、电子合同,实现对旅游团队动态、实时、在线监管。信息平台及时记录从业主体的市场行为,可以形成长期“记忆”,不仅可以加强过程监管,还可以有效应用结果导向,确保信息公示的及时、准确、全面,实现全社会信息共享,倒逼市场选择,规范市场经营行为。
风向:“两个约束”与“三个转型”
可以判断的是,上述这些行动不是孤立的,突击的,而是既有治标的举措,又有治本的层面。把上述一系列举措串接在一起,就可以描绘出2015年旅游市场监管新思路。
“硬约束”与“软约束”共同发力:如果把行政处罚作为“硬约束”。开展“双打”行动、加强案件督办、强化案件“顶格”办案,则是进一步发挥行政处罚和行政罚款的“硬约束”作用。征信体系则属于“软约束”的范畴。市场经营违法“黑名单”,信息系统的“长期记忆”,行业数据库,电子化实施监管,目的都是围绕构建以信息归集共享、信用引导市场的监管体系。
中国旅游市场监管正从被动应付向主动出击,从行业监管向综合治理转型,从行政管理向社会共治转型。在不断搅动群众的旅游旅游需求的基础上,找准需求的新趋势、新变化,用好政府“有形之手”,放活市场“无形之手”,完善社会“自治之手”,发挥群众“勤劳之手”,使“供给侧”与“需求侧”同步改革,实现旅游市场秩序规范发展、质量发展、有序发展。
- 头条
- 乐享
- 度假
- 旅行
- 顶级
- 精品
- 奢华
- 亲子
快乐旅行
酒店欣赏
- 亲子酒店
- 特色酒店
- 2021《福布斯旅游指南》发布部分名单,提前公布只为旅行者提供后疫情时代行程参考 除夕三亚旅游酒店开房率57.2% 别墅10万/晚价格属实 新娘哭了!请帖都发出去了,贵阳华美达神奇大酒店竟然忘了有婚宴?! 上海瑰丽官宣新址,魔都数十家高奢酒店将至! 住酒店的人比去景区的人多 三亚窝酒店一族兴起
- 2020年第三季度7060家星级饭店营收368.62亿,平均出租率49% 对话“小镇之王”马英尧:聚焦下沉市场,到2030年开3万家酒店 | 旅见 万豪Q2收入翻倍扭亏为盈,客房数继续攀升,仍在观察德尔塔病毒影响 全球酒店225强最新榜单:锦江华住首旅如家格林东呈争霸,中国力量崛起 无接触服务盛行,酒店前台要消亡了吗?
- 疫情下出境游新动态?意大利旅游业疫情之下逐渐重启 巴厘岛怎么玩?巴厘岛交通指南 巴厘岛怎么玩?巴厘岛跳岛游交通攻略来教你 亚洲疫情防控趋势向好,多国拟开放国际旅游市场 西班牙旅游业新消息,西班牙政府对旅游业实施42.5亿欧元援助计划
- 酒店评析
- 网友热评
- 112-12入住香港美利酒店体验,完美邂逅,华丽永恒
- 212-10北京嘉里大酒店,如佳丽,似家里。
- 312-06上海外高桥喜来登酒店
- 411-08入住广州文华东方体验
- 511-03去港澳中心瑞士酒店 请守住你的肾
- 611-03北京好苑建国酒店测评报告
- 710-10海口香格里拉大酒店—在热带海滨闪耀的城市绿洲
- 810-08体验成都保利公园皇冠假日酒店
- 107-21想要体验椰风树影的游乐天堂?不要错过三亚海棠湾的这家神仙酒店
- 204-22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静谧的奢华
- 304-22成都香格里拉大酒店体验记
- 404-22宁波香格里拉大酒店体验记
- 504-22沈阳香格里拉大酒店体验记
- 604-22长春香格里拉大酒店体验记
- 704-22桂林香格里拉大酒店体验记
- 804-08书香府邸酒店美食秘境——山塘庭院体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