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技术成为行业领跑者
中国网1月24日讯 日前,记者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悉,2018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项目“中国古代彩绘的指纹识别及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保护关键技术和应用”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微纳米硅基杂化材料的研制及其在风化砖石陶质文物的保护应用”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取得系列文物科研成果成为全国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技术的集散地和辐射源,标志着陕西文物保护科研团队继续在全国陶质彩绘文物保护领域发挥领跑作用。
组建“创新联盟”搭建科研平台
2016年,陕西省文物局与西安交大等8所高校签署“创新联盟”协议,组建“陕西省文物保护科技创新联盟”并搭建创新联盟平台;省文物局与西安交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西安交通大学文化遗产现代科技保护研究院”,将西安交大作为秦陵博物院“陕西省陶质及彩绘文物保护修复工程中心”共建单位;2017年西安交大与秦陵博物院联合举办“绿色博物馆——文化保护的可持续性发展与风险性管理”研讨会,双方紧密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依据自身研究资源平台优势,继续科学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在我国努力打造文化遗产保护优势科研领域。
秦陵博物院与西安交大科技合作始于2010年,是该院承担的首个科技部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出土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西安交大参与负责课题技术攻关,该课题于2012年11月通过科技部、国家文物局联合验收,形成的著作“出土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荣获“2014年全国文化遗产优秀图书”,2011年至2016年该院与西安交大联合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脆弱性硅酸盐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关键技术基础”等国家级重点课题于2016年底通过科技部专家验收。
发挥科研平台作用“抱团”攻关
通过“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陕西省陶质及彩绘文物保护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该院与西安交大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西安交大在综合学科领域特别是材料学、化学、建筑规划、信息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共同针对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关键技术等,开展技术研发和科研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在文物考古和博物馆建设中的应用,共同推进文物保护事业发展。
在“中国古代彩绘的指纹识别及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保护关键技术和应用”项目中,针对中国古代彩绘出现病变和古代彩绘的珍贵性、不可再生性和大型彩绘不可移动性等问题,提出亟待解决保护前的彩绘组成和制作工艺识别,迫切需要研究针对性保护材料。通过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文物局科研项目等支持下长期开展合作;针对古代彩绘文物的关键病害和迫切需求的彩绘检测难度最大粘合剂分析挑战,建立准确可行的全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ATR-FTIR)、拉曼光谱(RS)、X-射线荧光光谱(XRF)、在线甲基化-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等无损和微量识别彩绘粘合剂分析的标准图谱;揭示颜料对粘合剂老化的催化作用、对粘合剂检测信息影响和粘合剂的光降解、热降解、生物降解机理。
该研究结果具有原创性突破,部分研究结果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为揭示古代彩绘工艺、修复历史、真伪识别等提供范例,为深入理解早期彩绘制作技术与工艺、艺术品的真伪判断等提供研究基础和技术支持。
选准目标破解全国科研难题
基于彩绘有机、无机复合结构特点,在吸纳已用保护材料优点的基础上,创新性地研制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构建彩绘保护材料有效性、安全性、耐久性的评价方法,实现保护材料的现场应用。选择研制材料分别在秦陵博物院的兵马俑等多处文物现场进行粘接回贴和加固保护,取得安全有效的针对性保护效果。整个项目经过持续、深入和系统研究,结合材料化学、分析化学、考古修复相互交叉,创新性地进行“建立指纹图谱——鉴定制作工艺——研制保护材料——构建材料评价体系”的中国古代彩绘系列研究,所获研究成果取得原创性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极大地推动本领域发展,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材料的深入基础研究奠定了技术支撑。
在“微纳米硅基杂化材料的研制及其在风化砖石陶质文物的保护应用”项目中,针对陶质文物关键病害,对用于粘接和回贴、渗透加固、表面防护等保护材料进行深入研究,依托我国文化遗产领域首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脆弱性硅酸盐质文化遗产保护关键科学与技术基础研究”,设计制备微纳米硅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揭示有机、无机组分协同效应的调控机制和构效关系,研究探索保护材料功能时效和寿命预测方法,量化确定影响有机、无机保护材料寿命的主控环境因素,在研发材料模拟保护和现场保护实施基础上揭示微纳米硅基保护材料具有良好的基体匹配性兼容性。专家评议“微纳米硅基杂化材料的研制及其在风化砖石陶质文物的保护应用”在新型陶质文物保护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功能实现等方面取得原创性突破。
在上述两个项目中该院研究人员深入挖掘文物保护材料行业需求,构建保护材料研制原则,筛选、研制出硅基保护材料现场应用工艺,在修复室和现场粘接、回贴、加固和表面保护,组织实施保护材料现场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兼容性评估研究,抢救保护了珍贵文化遗产,深入挖掘、优化提升传统保护材料,促进保护工艺改良完善,构建文化遗产保护材料性能评价方法和标准,更极大地促进学科交叉和探索性研究,为民众普及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知识。
建设科研人才培养“孵化器”
通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这一平台的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秦俑坑出土陶俑、钟山石窟、河南城阳城遗址出土战国陶器、荆门黄付庙墓群出土陶器、户县陶器等脆弱性砖石陶的保护修复中,带动省内外基层文博单位保护修复水平提高,得到当地文博单位高度认可,成为全国陶质彩绘文物保护领域的领军者,展现出文化遗产科研领跑和文化自信的精神风貌。
目前,该院在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技术方面取得的系列成果,正通过“科研基地”“工程中心”逐渐不断推广到各类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中,面向省内外扩大研究成果的对外辐射力,显著提高陕西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整体水平,成为全国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技术的集散地和辐射源。秦陵博物院“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在评估中,科研团队继续领跑全国陶质彩绘文物保护这一领域。基于科研项目和研究课题实施,该院文物保护修复研究团队发表核心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3部、获得授权专利10项,联合培养指导的10余名文物保护方向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
在国际海外基金会资助下,该院研究员容波入选2017-2018年度国际利荣森纪念资深访问学者,2018年受邀前往美国华盛顿史密森研究所弗里尔赛克勒博物馆进行古代中国早期彩绘雕塑中的生漆研究;该院文物修复师的代表马宇被授予2017年陕西省“三秦工匠”荣誉称号,这既是对文物保护工作孜孜不倦和精益求精个人追求的肯定,也是秦陵博物院重视人才培养的结果,更是对该院文物保护修复团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工匠精神”的充分认可。
该院充分利用西安交大合作共建单位学科优势、科研平台、师资力量和培训场所,继续陶质彩绘文物保护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建立陶质彩绘文物保护科研基地山东青州工作站和陕西咸阳工作站,合作协助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建设。面对省内外的山东定陶、河南焦作、湖北云梦、甘肃火烧沟、安徽六安、山东滕州和陕西的昭陵、咸阳三义村、榆林等文博机构馆藏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从而积极推动全国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在本行业技术水平方面的影响力,在陕西逐步形成我国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人才培养“孵化器”。
(宋喜明)
- 头条
- 乐享
- 度假
- 旅行
- 顶级
- 精品
- 奢华
- 亲子
快乐旅行
酒店欣赏
- 亲子酒店
- 特色酒店
- 2021《福布斯旅游指南》发布部分名单,提前公布只为旅行者提供后疫情时代行程参考 除夕三亚旅游酒店开房率57.2% 别墅10万/晚价格属实 新娘哭了!请帖都发出去了,贵阳华美达神奇大酒店竟然忘了有婚宴?! 上海瑰丽官宣新址,魔都数十家高奢酒店将至! 住酒店的人比去景区的人多 三亚窝酒店一族兴起
- 2020年第三季度7060家星级饭店营收368.62亿,平均出租率49% 对话“小镇之王”马英尧:聚焦下沉市场,到2030年开3万家酒店 | 旅见 万豪Q2收入翻倍扭亏为盈,客房数继续攀升,仍在观察德尔塔病毒影响 全球酒店225强最新榜单:锦江华住首旅如家格林东呈争霸,中国力量崛起 无接触服务盛行,酒店前台要消亡了吗?
- 疫情下出境游新动态?意大利旅游业疫情之下逐渐重启 巴厘岛怎么玩?巴厘岛交通指南 巴厘岛怎么玩?巴厘岛跳岛游交通攻略来教你 亚洲疫情防控趋势向好,多国拟开放国际旅游市场 西班牙旅游业新消息,西班牙政府对旅游业实施42.5亿欧元援助计划
- 酒店评析
- 网友热评
- 112-12入住香港美利酒店体验,完美邂逅,华丽永恒
- 212-10北京嘉里大酒店,如佳丽,似家里。
- 312-06上海外高桥喜来登酒店
- 411-08入住广州文华东方体验
- 511-03去港澳中心瑞士酒店 请守住你的肾
- 611-03北京好苑建国酒店测评报告
- 710-10海口香格里拉大酒店—在热带海滨闪耀的城市绿洲
- 810-08体验成都保利公园皇冠假日酒店
- 107-21想要体验椰风树影的游乐天堂?不要错过三亚海棠湾的这家神仙酒店
- 204-22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静谧的奢华
- 304-22成都香格里拉大酒店体验记
- 404-22宁波香格里拉大酒店体验记
- 504-22沈阳香格里拉大酒店体验记
- 604-22长春香格里拉大酒店体验记
- 704-22桂林香格里拉大酒店体验记
- 804-08书香府邸酒店美食秘境——山塘庭院体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