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酒店网
顶级酒店查询
首页 > 酒店时刻 > 玩乐全球 > 正文

婺源篁岭秋意正浓 无数人来这里看“最美中国符号”

2017-12-02 来源: 凤凰网  热度: 举报
分享到:
T + -

  席慕蓉说过: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见过伐木的,都知道树干的断面上,有一轮一轮的圆圈。木工会告诉你,这些圆圈代表着树的年轮,每长一年,会增加一圈,圆圈越多,则树的年龄越大。但是我从未想过,一段乡愁,会与树龄结合起来。等到了婺源篁岭,我才真正明白了这句话的内涵。

  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反复踏上篁岭这片山冈,为的是认知一份乡愁,一份属于古徽州传统里的乡愁……

  图文作者:陆建华

  篁岭古村现归属于江西上饶婺源县,从前它也是古徽州“一府六县”内的一份子。从婺源县城到达篁岭,还有将近40余公里的路。婺源旅游分为东线、北线和西线,篁岭就处在东线的位置上。

  篁岭古村,建在一座海拔不到500米的山坡上,村子依山势而建,从山顶向山腰间蔓延。全村约有一百多栋古徽州民居,黛瓦白墙,飞檐拱门,全部被村子周边山体上的树木所掩盖。古村的中间,是一条约有千米之长的街道,当地人称之为“天街”。因为古村时常会被山间的浓雾所笼罩,时隐时现的街道,犹如天上的街市一样。

篁岭

  山冈上的民居全是围绕着天街而建的,从天街上引出的岔路,可以通向每一栋民居。因为是山坡地,村民家几乎没什么院子,日常生活中的晾晒,只能借天了。所以几乎每家的房子,二楼必定有木檐挑出,临空架在窗户的下方,这便是村民用来晾晒衣被和农作物的场所。

篁岭

  本世纪初,有写生的画家来到这个山村,立马被村民晾晒的场景所折服,这也是“篁岭晒秋”最早的版本。发展到现在,篁岭晒秋已经被评为“最美中国符号”。每年的秋冬季时,前来欣赏篁岭晒秋的人络绎不绝。而春夏季,篁岭会被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以及烂漫山花所环抱。

篁岭

  篁岭有一段美丽的乡愁

  从前的篁岭并没有村落,它只是一座石耳山脉的余峰,耸立在一块狭窄的山间盆地上。篁岭名字的由来,最权威的记载是清朝道光年间的《婺源县志·山川》:“此地古名篁里。篁岭,县东九十里,高百仞。其地多篁竹,大者径尺,故名篁岭”。

篁岭

  也就是说,古时的篁岭,因为山上产一种叫做“篁竹”的竹子,所以才得名。现在已经很少能见到“篁竹”了,老一代的人说,这是一种长着长方形竹叶的竹子,古人用竹子来编织生活用品和劳动工具,这种竹制品特别耐用。

  清朝道光年间时,篁岭的山上已经开始有村民居住了,那时村上的人就一个姓氏:曹,绝无其他姓氏。如果当时称呼“老曹”的话,在古村的村口一声吆喝,估计会有很多人出来应答。

篁岭

  比县志的记载更早的,就只有流传在民间的传说。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天下兵荒马乱。从北方迁移出来了大量的难民,一路奔向江南地带。其中今河南上蔡地方,来了一批姓曹的百姓,他们在古徽州的歙县停留了下来,其后百年间,一些曹姓家族又开始向古徽州的其他地方渗透迁移。这其中有一族人,来到了与篁岭紧挨着的晓鳙村定居。篁岭在那个时候,还是晓鳙村的曹家人放牧、砍柴的地方。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篁岭也是注定要成为有乡愁的地方。篁岭的山上有一眼泉水,终年不断从山顶流向山间的盆地,加上有茂密的“篁竹”,自然也成为一处博取眼球的地方。

  传说是这样的,晓鳙村有一位叫曹文侃的人,一日,他在篁岭的山脚下耕田欲返家时,耕牛却死也不愿走。曹文侃遂指耕牛前的一堆柴火说:明早吾归,此火堆不熄,以示此地宜居,子孙后世生生不息。临走时,他还将手中赶牛的竹鞭插于土中。翌日,曹文侃来到田里,见火堆尤温,插入土中的竹鞭还抽出新叶。曹文侃觉得这是上天的安排,遂带领自己的家人由晓鳙村迁至篁岭居住。

篁岭

  曹文侃被认为是篁岭古村的“创始人”,这个传说发生在明朝宣德年间,迄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了。从那个时候起,篁岭古村在一代又一代曹姓族人的经营下,成就了如今的模样。只是这个过程是一种乡愁累积的过程,从遥远的北方,来到江南一偶,乡愁渐渐种成一棵大树。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篁岭古村的女儿若是要出嫁,都会在嫁妆上贴上一枚封条,封条上书写着“山东祖樵国郡上蔡世家五桂堂”十余字,然后再挑到夫家。意思是要记住,村上的祖先,来自北方。这份乡愁,从女儿出嫁之日起,要由夫家继续延续下去。

  四季皆宜的旅行目的地

  大部分人知道篁岭,都与篁岭的“晒秋”分不开,因为篁岭晒秋名声很大。其实在古徽州地区,老百姓在秋冬时令晾晒农作物,是一种与自然作斗争的产物。因为大部分山区地貌,居民的宅基地寸土寸金,没有院子,只能借高处来晒。只是在篁岭看晒秋,比起其他地方来,更加震撼。

  篁岭古村是建在山崖上的村落,基本所有的房屋都是朝南向阳,采光好。因为是鳞次栉比建在山坡上,古村便呈现出阶梯状,从高处到山腰间房屋集中,朝南的一面几乎被每户每家都加以利用,等到晴天时,百余户农家齐展展晾晒,颜色和层次,自然会吸引游客的注目。所以篁岭晒秋,几乎涵盖了古徽州地区百姓晒秋的所有形式和内涵。

  其实,篁岭作为一处对外开放的古村落,四季都适合旅游观赏,并且每个季节旅游的内容各不相同。

  喜欢篁岭的春天,因为那个时候满山的油菜花怒放,似乎把乡愁染成极致。婺源本地就有种植油菜的习俗,几百年来,冬季栽入油菜秧苗,到春天来临时,油菜花开出一朵朵金灿灿的小花,养蜂的人忙着赶蜂采蜜;农户则忙着修正田地,期待油菜能多产油菜籽,因为所榨出来的菜油,也许是农户一年之中基本生活所必须。

篁岭

  喜欢夏天的篁岭,当山间白色的油桐花开放时,灿烂犹如云霞,包裹着篁岭古村,这个时候,乡愁是一种纯洁。今年夏天拍摄到篁岭的油桐花,是此前在大城市里从没见到的连绵不断的花朵。村民告诉我,山里的油桐树,基本都有一百岁以上了,是上一代人栽种的,白色的花朵是要唤醒村民对遥远故乡的思念之情。

篁岭

  最喜欢的,当然是秋天的篁岭。篁岭晒秋和红枫一同在山村里展现出来时,乡愁便成为一种深思。好多来到篁岭看晒秋的游客,总会把自己看到的场景跟其他地方比较,总说还是篁岭的风景好看。其实,晒秋之所以能打动游客,并非单单是一种摆设、一道色彩,而是乡愁的体现。

篁岭

  还喜欢冬天的篁岭,遇上一场大雪,篁岭便成为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南方很少能见到下雪天,篁岭的雪就更弥足珍贵。当一场相对北方来说并不算大的雪降落到篁岭的山间,人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新年即将到来,远出的人都要归来,合家团聚,才是乡愁最美丽的一面。

篁岭

  篁岭的美食和美宿

  旅游跟美食、美宿分不开,篁岭也是如此。在古徽州传统文化的熏陶下,篁岭古村特有的美食,自成一体。当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也最为特别的,当属篁岭汽糕。

  汽糕的制作很简单,把大米磨成米浆,然后放在蒸笼里蒸熟,也可以在汽糕中掺入红枣、花生米等辅料,以提高汽糕的香味。从前,篁岭的村妇几乎人人会做汽糕,家里的男人下田干活,带一袋汽糕就当中午饭吃。只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端午节的时候,篁岭人不吃粽子,而是吃汽糕。

  篁岭汽糕,也叫“龙糕”。在篁岭所在的婺源地区,有一个民间说法:当年朱元璋在五月初五端午时路过婺源,正好饥肠辘辘,遇见一位村妇便上前问村妇要些吃的。村妇家里也没什么好吃的,便把一碗隔了几天的米饭捣碎了加水上锅蒸一下,撒上些许盐巴,端给朱元璋吃。哪知朱元璋吃了后连声说好吃,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这道用米饭打成浆蒸成的糕,也就有了“龙糕”的叫法。所以在婺源,端午这天,粽子可以不吃,但汽糕一定要有,因为这是当年皇帝吃过的食品,老百姓吃了后,也能沾沾皇帝的光。

  如果有贵客来到,那么在篁岭人的餐桌上,必有一道叫“荷包红鲤鱼”的菜,这是用红鲤鱼烹饪出来的菜品。红鲤鱼在其他地方,基本都是属于观赏性鱼类,而在婺源,山间的池塘、沟渠,都能养殖红鲤鱼,据说其养殖历史已有300多年了。篁岭的红鲤鱼色泽鲜红、背宽、头小、尾短、腹部肥大,外形似荷包。加上红鲤肉质肥美细嫩,香而无腥味,所以在篁岭,荷包红鲤鱼一直是用来招待客人的专属菜。

篁岭美食

  篁岭古村的天街上,有一家叫作“天街食府”的饭店,那边汇集了篁岭自古至今的各种美食,通常游篁岭的客人,中午都会去“天街食府”饱餐一顿,品尝一下地道的篁岭佳肴。

  整个天街两边,散落着八十余间外表类似普通徽派民宅,而内部绝无相同之处的篁岭美宿。因为这些美宿均取自于古村百姓的老宅,所以没有一间房是相同体积、相同结构、相同造型的。八十余间篁岭美宿,均要按照原先老宅的实际建筑面积一一精心打造出来。

篁岭

  走进篁岭美宿的内部,立刻会被它温馨的装饰所折服。这不是普通的客栈,而是一间间活在当世的徽式精品屋。家具是木制的老古董,精美的徽派雕刻工艺,据说是先人工匠们历经数年才雕刻完成;房间里老旧的书桌上有一盏古色古香的灯具,青花瓷的茶具就摆放在黄色的灯光下发出幽幽亮光。书桌上还配有徽式的文房四宝,雅兴上来时,泼墨挥毫一番,定有无数的情趣在里面。

  即便你什么也不想干,就静静地坐在房间里,推开木格子的窗户,遥看屋外的山间梯田,看山崖间的风景,一股乡愁,悠然而来。

  推荐: 在篁岭值得做的6件事

  跟着晒秋大妈去晒秋

  篁岭晒秋,是篁岭标志性的景观,其实现在的篁岭,不仅仅在秋天的时候进行晾晒农作物,更演变成出一年四季都能进行“晒秋”表演的经常性项目。比如春晒茶叶、夏晒山珍、秋晒果蔬、冬晒熏腊,只不过这一切,都跟篁岭的晒秋大妈分不开。

  篁岭最红火的人,便是这批平均年龄在五六十岁以上的大妈们。每天清晨,她们把一个个晒匾从室内推到晾晒架上,傍晚,再把竹匾收纳回来,日复一日。遇到雨天,大妈们又会转向室内工作,切配、挑选物料、整理晒熟的作物等。

  来篁岭的游客,总是很稀奇大妈们的工作。这个时候,只要你提问,大妈会不嫌其烦地解释给你听,甚至手把手教你切辣椒,摆菊花造型。大妈们最拿手的绝活,就是能在一间屋子大小的平地上,用辣椒、玉米、大米等,搭配出一幅巨型图案。这可不是一般的生手能掌握的技巧,想当个大地的艺术家,非得跟大妈好好学几招。

篁岭

  在徽州婚房当一回最美丽的新娘

  篁岭的山上,有一间叫作“怡心楼”的老宅,其二楼便是昔日徽州小姐的婚房,里面除了陈列一些婚嫁物品,以及婚房的装饰之外,最热闹的就是徽州民间娶媳妇的礼仪表演。

  双人抬花桥、抛红绣球、夫妻拜堂、揭新娘的红头盖等,这种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多见的礼仪习俗,如今却在篁岭复原了。当然,只要你愿意,在徽州婚房当一天美丽的新娘也是很有意思的,这种乡俗体验,说白了,便是乡愁在今天的复原。

篁岭

  有意思的爱情墙、爱心锁和爱心湖

  在篁岭半山腰的水口红豆杉林边上,如今出了一道“爱情墙”,这是一部影视剧《欢乐颂2》带来的效应。影片中女主人公在水口边上的红豆杉树下,悬挂爱情许愿牌,竟然引来了无数粉丝的追捧。现在去篁岭,在象征爱情的红豆杉树下挂一块写上祝福语的许愿牌成了时尚。挂满许愿牌的地方,成为篁岭一堵见证爱情的“爱情墙”。

  其实在篁岭,还有一处独特的爱心锁和爱心湖,它们都处在梯田边上的一号观景台下,透过爱心锁,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爱心造型的水池,尤其在春天,开满油菜花的时候,碧绿的池水与黄灿灿的油菜花相互辉映,能勾起无数遐想。

篁岭

  丛林大冒险,攀越铁索桥

  篁岭山虽不高,但参天大树却环绕这古村的四周,在篁岭山上的索道站边上,就有一处依托大树建起来的“丛林冒险乐园”。这个乐园,比较适合年轻人或者家长带领孩子们游玩。

  乐园内所有的设施,都与树木有关,长长的斜拉索、晃动的脚蹬梯、步步惊心的铁索桥,当然体验的时候除了勇气,安全系数也是很高的。游玩的客人必须穿戴头盔,系上保险带,戴上防滑手套等。最为关键的是在这里锻炼,空气永远是最新鲜的,因为就处在篁岭的原始林木之间。

篁岭

  古法榨油,体验祖先们的日常生活

  现代都市中的人,日常炒菜使用的都是瓶装的色拉油,但你可知道以前的人们,是用最纯真的菜籽油来炒菜的。篁岭不乏油菜籽,只是好多人从未见过以前的人是如何把油菜籽变成菜油的。而在篁岭的天街口头上,就有一家用古法榨油的作坊。

  这也许是古徽州地区最后的古法榨油工序了。每天清晨,榨油工要烧火蒸熟油菜籽粉,然后把粉包扎成脸盆大小的油饼,最后把一张张油饼安装在木轧机上,用石锤奋力敲打挤压,黄色的菜油便会从油饼中挤出来。

  看过榨油工用石锤敲打油饼的场景,你一定会为古人那种生活中锤炼出来的智慧所折服。多年来,古徽州的百姓,就是依靠这样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养活了无数的人。只是现今能够熟练操作古法榨油的师傅越来越少了。

篁岭

  夜行天街,听石板路上的脚步声

  篁岭天街,也是游客必经之路,只是你有没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从千余米的天街石板路上走过,有没有静下心来,聆听自己的脚步踩在青石板上发出的回音。

  篁岭天街,其实不单单是一条连接村民家的路,它还是一条古栈道,是古人翻越篁岭山岗,挑着担子去婺源、上饶,以及邻近的浙江地区的唯一一条“茶马古道”。这条古道,依旧是青石板铺设,石板的缝隙已经被岁月磨去了棱角。马帮会赶着马从青石板路上走过,而普通百姓,只能肩挑手扛,沿着天街去向自己的目的地。

  白天的时候,因为行走于天街上的游客多,兴许无法让人体会。而当夜晚游客散去时,走在天街的石板路上,或许能听到那保留在时光中的马蹄声声。

还有哪些体验是你想推荐给大家的?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为您推荐
  • 头条
  • 乐享
  • 度假
  • 旅行
  • 顶级
  • 精品
  • 奢华
  • 亲子

全球十大顶级酒店,最大的拥有一万间客房,年接待5200万游客

顶级酒店查询
顶级酒店查询

快乐旅行

酒店欣赏

顶级酒店查询
  • 亲子酒店
  • 特色酒店
阅读下一篇

浙江小县城被誉为中国普吉岛 冬天来美醉了!

  冬日的阳光如此明媚温暖,想着去云南、海南度个假,掰扯着手指却找不到充足的假期;  想在古镇上重温老宅里的旧时光,却发现人工修饰让原本自然老去的岁月美荡然无存;  想在...

返回网站首页返回玩乐全球首页
北京顶级酒店 天津顶级酒店 河北顶级酒店 山西顶级酒店 内蒙古顶级酒店 辽宁顶级酒店 吉林顶级酒店 黑龙江顶级酒店 上海顶级酒店 江苏顶级酒店 浙江顶级酒店 安徽顶级酒店 福建顶级酒店 江西顶级酒店 山东顶级酒店 河南顶级酒店 湖北顶级酒店 湖南顶级酒店 广东顶级酒店 广西顶级酒店 海南顶级酒店 重庆顶级酒店 四川顶级酒店 贵州顶级酒店 云南顶级酒店 西藏顶级酒店 陕西顶级酒店 甘肃顶级酒店 青海顶级酒店 宁夏顶级酒店 新疆顶级酒店 香港顶级酒店 澳门顶级酒店 台湾顶级酒店 三亚顶级酒店 丽江顶级酒店 大理顶级酒店